##HIDEME##

2012年8月31日 星期五

職場42面相#20 新的慢,熟的快


「小王!你寫報告的速度越來越快、而且越來越好了耶!」
「當然,士別三日,我早已非吳下阿蒙了。」
「跟你之前慘不忍睹的報告完全不同了,有什麼訣竅嗎?」
「如果你每天都寫好幾千字的報告,自然而然就開竅啦!」
「苦練真能出頭天!現在說你是報告達人也當之無愧啊。」

不知道你是否有學過游泳,或是學騎腳踏車?這些動作都是十分複雜而且精密的,而且其中蘊藏了高深的物理學原理。但你在學習這些技能時,恐怕也不會買一本參考書,仔細的研究之後才下水,或者是考過筆試之後,就宣布你學會了游泳,一定是透過「身體」記住複雜且大量的資訊,內化並且成為自己的技能。

幾乎每個人,都有透過這種方式學習的能力。但這一型人特別明顯,效用也比其他類型來的明確。他們在接觸任何新事物時,通常一開始反應很慢,不但需要大量資訊(例如說明書、教戰手冊而且最好是教一動,做一動),更需要親自操作、演練學習到的知識,光是看書、或是用口頭指導,吸收的效果都相對較差。

他們的學習,不是透過在腦中反覆模擬想像,而是用身體記住:每一個細節,每一個步驟。他們的記憶力絕佳,但要從龐大的資料庫調出資訊來,總要花費一些時間;可是,一但是被他們的身體記住的事情,他們幾乎可以不假思索的迅速回應,並且表現出高水準、高品質的結果。

例如,很多所謂的「達人」,他們可以反覆千百次做出一樣精確的動作,有些廚師可以用手抓出正確份量的素材,比秤還準;有些可以蒙眼進行許多複雜的操作,例如開車、打電玩或拆卸槍枝;有些表演藝術家可以背出長篇大論的劇本,完全不吃螺絲也不落字,但你可能私底下跟他聊天,卻發現他反應並不像舞台上那麼快;有些老師上台講的例子,十年前和十年後居然可以一字不差這些案例,全都是因為他們的身體將這些步驟記憶住了,所以就像播放CD唱片或影片一樣,幾乎可以毫無誤差重現這些每天鍛鍊的步驟。

換言之,這一型人很適合從事反覆執行的工作,然後從執行中發現改善效率,甚至創新的做法。對他們來說,「熟能生巧」是非常貼切的形容詞,學習曲線的效果在他們身上非常明顯,他們很容易越做越快,越做品質越好。他們不像心型人,會因為從事類似的工作感到厭煩,失去新鮮感,而是每天的例行公事中,體悟到許多的大道理與細節上的樂趣。

職場42面相#19 家長管理,為親為師


「小王!你那個助理真的很不會做事耶!」
「好好好,我會去跟他溝通。」
「他表現這麼差,你為什麼不乾脆開除他算了?」
「人家很努力在學習了嘛,給他一點時間吧。」
「唉,真不知道該說你是包容還是縱容。」

在領導風格的研究之中,台灣學者樊景立與鄭伯塤曾經提出所謂的「家長式領導」,並且認為這種風格普遍出現在華人地區。事實上,如果您進一步了解思路特質,就會明白,家長式領導並非單純受到文化影響,而是某一型人天生潛意識的一種特質。

之前我們談論過,這一型人非常喜歡「順其自然」,對他們來說,照顧自己的家人、親人是非常自然的事情。然而在職場上,他們也很容易「製造」出一群家人來。他們特別照顧和自己關係緊密的人,而且可以包容他們一切的所作所為(除非出現了嚴重的背叛,或是激烈的衝突)。再加上,他們相信人是可以透過學習改變的,所以他們寧願指導別人改變、給予建議,也不願意透過獎懲、或任何傷害關係的方法去左右他人。

會產生這樣的特性,與他們擅長處理「框框」內的事物有關。他們不喜歡四處與人結交,而是和自己生活圈內的每個人深交。此外,他們很厭惡破壞他們的交友圈,所以不太願意撕破臉,以免造成相處上的尷尬,這也導致在不熟識的人看來,他們似乎很容易縱容自己的親信,甚至會形成所謂的「小圈圈」,或是「有關係就沒關係」的說法。

要成為他們的家人,有兩個辦法。第一個就是「時間」。他們會長期觀察一個人,才能判斷這個人是否值得信賴,是否可以敞開大門邀請他進入自己的圈圈。這並不是說,擺著不管就會得到信賴了,而是要從一次一次的互動中取得信任。

另一個方法,則是透過「家人」的推薦。如果是他們信賴的人大力推薦,他們很容易就「愛烏及屋」,連帶的跟著信任。這其實又透露出另一個問題來:如果他們所信任的人提供的資訊,他們通常不經判斷就相信了,如果這些人提供的是讒言,圈外的人提供他們正直的意見,他們反而會相信讒言,而否決那些正直的意見。這一型人要避免自己落入陷阱,最好的方法是多方求証,多問幾個不同的「家人」意見,或者是詢問自己的「長輩」或「高階」,這樣比較容易取得意見的平衡。

2012年8月8日 星期三

職場42面相#18 相忍為群,以和為貴


「小王,你應該照我的說法去做,知道了嗎?」
是,總經理」
「小王,你昨天明明就有比總經理更好的想法,為什麼剛才不吭聲?」
「吭聲又不能解決問題,只是引來口角而已,再說我還沒徹底研究他的想法。」
「小王,我看你比較適合當生意人,當人家部屬可惜了。」
「怎麼說?」
「人家說和氣生財,就是像你這樣的人啊!」

大自然有各式各樣的生物,都有不同的目的,卻能夠和平共處,共存共榮。這一型人,他們天生的感官敏銳,覺得人際之間,就如同大自然一樣,應該和諧共處,不應該彼此爭吵,或是試圖消滅對方。

他們並不像「心型人」,是因為擔心對方會有不舒服的感覺或情緒,所以才不願意爭吵。說實在話,他們根本不太在乎別人的情緒反應,而他們自己也幾乎不太容易受到情緒所左右。他們只是單純的認為,破壞和諧是一件不自然的事情,而口舌之爭,對於結果幾乎不會有所改變,所以,有時候面對張牙舞爪的傢伙,他們就是默默的置之不理,不願意做出回應。

他們非常喜歡像是「共識」這樣的字眼(也難怪台灣企業流行過好一陣子的共識營),但對其他類型的人來說,天底下根本沒有兩個人會有同樣的想法,怎麼可能會有所謂的「共識」?頂多就是同意對方的觀點,或是分享彼此的價值觀而已。

但這一型人非常的喜歡服從「整體」、「團隊」的意志。如果是一個家庭,那麼家庭中的每一份子都應該有共同的想法,如果有人想法不同,某種程度就是「不是和自己一國的」。他們同時也非常尊重「階級」制度,他們認為年輕的服從年長的,資淺的服從資深的,位低的服從位高的,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。

這樣的人在職場上有什麼要注意的呢?首先,他們可能很有執行力,但絕對不是判斷是非對錯的專家,尤其當你是他們的主管時,他們通常更不願意跟你起衝突,如果擔任幕僚,最好當做提供「資訊」和判斷「可行性」的對象就好,絕對不是好的「反對者」。

他們也不適合參與談判或解決衝突的工作,如果他參與的話,多半是採用息事寧人,或是犧牲利益的作法,來換取和平的結果,而不是遵守底線和原則。

另外,與他們的溝通不應聚焦在對錯和價值觀上(因為就算嘴巴上辯論贏了,心裡可不見得服氣)。不如把時間專注在「選擇」要採取哪些具體可行的方案,例如方案A要怎麼做,方案B要怎麼做,請他構想比較一下,自然知道優劣性在哪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