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#HIDEME##

2012年7月27日 星期五

職場42面相#17 浸入細節,靈光乍現


「小王,你是怎麼從歷史故事中找到新的經營模式啊?太厲害了!」
「嗯很難解釋。」
「別小器嘛,說來聽聽。」
「就是突然頓悟了嘛,有一天,我發現所有歷史都有類似情節,像是三國
「好好好,我懂了等你全部解釋完天都黑了。」

這一型的人思考方式就像是中國漢字的「井」字,或者是像是圍棋的棋盤。他們喜歡大量的浸泡在資訊之中,這些資訊會以一種有機的方式累積、堆疊、組合,最後拼湊成一個完整的圖像,然後他們很自然會產生靈光一現的感覺,對事情有了非常透徹的了解。

打個比方,他們的思考很像是拼圖,在拼湊完成之前,你根本看不出到底拼湊的是什麼,等到最後一張拼上去以後,你才恍然大悟:原來他們想事情想的如此全面、如此仔細!

我的老師楊碩英教授,曾舉過一個例子也非常貼切,他說做學問就像是朝池子裡丟石頭,丟的夠多,石頭就會浮出水面。事實上,這個例子並不適用於前面介紹的「心型人」,但完全可以描述我們最近這幾期要介紹的「腹型人」。

當然,這樣的思考特性,讓他們在溝通的時候較為不利。以「腹型」為主體的亞洲人(除東南亞之外,他們以心型人居多)經常「開會開到死」,在各種類型之中,他們的會議是最沒有效率的,往往淪為宣布資訊和走走形式,並沒有辦法真的做出溝通對話。

他們並非故意不好好開會,而是因為當他們還沒有全盤想清楚時,他們只能把「拼圖」的碎片告訴你。因此你會覺得,為什麼他們講話沒有焦點?開會時沒有主題?事實上,他們所提的點都是有關的,只是他們還沒有組織完成。所以,如果他們到了會議場上,唯一能貢獻的就是提供資訊、提供事實,很難透過你來我往的一問一答,產生新的想法。

另一個原因是,如果你拋出了一個新的想法,希望這一型人有所反應、有所改變,很抱歉,無論你怎麼激動、怎麼強烈的表達,他們都很難有立即的領悟。因為,當他們接收到新資訊,他們並非直接取代腦中原有的想法,而是把它加入舊有的資料庫中,重新融合,所以可能回去之後過一陣子、融會貫通之後,才會接受你的想法。

2012年7月19日 星期四

職場42面相#16 考慮再三,循序漸進


「小王,上次叫你提的那個計畫有變,請你照這樣修改,下午給我。」
「怎麼不回答?有困難嗎?」
「不是,我在思考要怎麼修改。」
「那你下午交的出來嗎?」
「怎麼又不講話了!?」
「讓我想一想再告訴你,好不好?」
看起來是沒希望了,你慢慢想吧。」

這一型人是非常容易被誤會的一群,尤其處在反應迅速的「心型」社會之中,他們的謹慎性格很容易在互動上吃虧,甚至被誤會是反應慢、遲緩。

他們並不是腦筋差,而是他們處理資訊的流程就是遠比其他類型來的複雜、仔細、具體。他們無法省略一些步驟(除非他們過去已經有過類似的經驗),必須按部就班的,照程序來思考問題。

例如,叫他們寫一份企劃,他們會想要知道有沒有過去的範本,有沒有可參考的格式,還有事情的來龍去脈;叫他們決定要不要用人,他們會問他過去的經歷、有做過什麼豐功偉業、有什麼光環,而非當下面對面的直覺,或互動起來的談吐表現。

他們非常明白「牽一髮動全身」的道理。無論是要執行一個新計劃,還是面臨改變時,他們的潛意識就會自動進行複雜的運算,並且在得出運算結果之前,他們都無法安心的承諾任何事情。

他們絕對不是腦力激盪的適當人選,一旦有人提出好點子,即使全場參與者都因此興奮的尖叫,他們反而會惶恐的問:「那要怎麼做?」

他們的思考就像是複雜的拼圖,或是精密的齒輪,少了任何一片,丟了任何一個零件都會讓他們不安。因此,一個計畫之中,只要有任何一個資訊是模糊的,他們就無法思考,想要弄懂。「還有沒有更多資料讓我研究一下」,幾乎是他們面對陌生問題時,共通的反應。
對他們來說,不做計畫就行動是不可思議的。如果要去旅行,他們會計算離要去景點最近的旅館;如果要推動一件大案子,他們反而會擔心許多小問題,讓變數越少越好。
因此,他們喜歡說明書,喜歡照步驟一步一步的執行,填滿所有空白的資訊。他們很實際,很懂得面對現實,因為對他們來說,只有看的見、摸得著的東西,或是已經發生過的事實,才能進入他們的腦中思考。語言、概念、理論這些虛無飄渺的東西,對他們來說,都只不過是文字遊戲而已。

2012年7月9日 星期一

職場42面相#15 揭開「心腦」型人的神秘面紗



心腦型人的行為症候群
見機即行,做了再說
凡事簡化,瑣事勿近
直來直往,小節難察
單槍匹馬,心癢難耐
舊不如新,邊做邊改
登峰造極,樂在超越

「心腦型」人在職場上是屬於比較特殊的一群,他們體內的兩大神經系統「心臟」與「腦髓」(RAS,網狀神經系統)都有不相上下的主導權,這樣的人,我們在研究中稱他們為「複合型」,他們的思考有時像「心型人」,有時像「腦型人」,有時心腦同時作用,會有非常異於他人的思考模式。

筆者自己就是屬於這樣的類型,如果您有機會將我從小到大的照片一字排開,會覺得小學三年級之前的我,根本就像是個女孩子,情感豐富、情緒起伏大,甚至還挺愛哭(這是由於心型人的主導賀爾蒙是雌激素所導致)。我的母親還因為擔心我不夠男子氣概,每天把我放在陽台上曬太陽,看起來會比較健康一點。

但隨著年紀越大,我的眼神就變得越加銳利專注,有一股「殺氣」,不像小三之前那樣看起來好親近了,脾氣也變得更加急躁,膽子也變大了。小時候家裡人不了解,以為我是受了朋友的影響「轉性」了,其實,只是我負責警戒與篩選的「RAS」系統逐漸成熟,才會有此轉變。

對「心腦型」人來說,他們的腦型特質會篩選接觸到的所有資訊,然後很快的貼上情緒標籤。

例如,他們很討厭沒有重點的對話,也很厭惡聽到別人報告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。他們寧可從少數的資訊中去猜測事情的全貌,也不想花時間消化完所有的訊息。

透過這一點點的資訊,他們就會很快的產生情緒。俗語說:「見到黑影就開槍」便是如此。例如,他們很可能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就生氣,可能聽見一個沒有太多細節的生意機會就感到興奮,諸如此類。

產生情緒之後,他們並非抑制情緒,或是與情緒共存,困擾自己太久。他們的情緒會很快產生行動,因為他們普遍相信,真相只有在行動中才會看見,所以他們不會在事前花太多時間去收集資料,或是小心規劃。

行動之後的結果,能夠滿足他們的腦型特質,得到一個簡單的結論,例如:「原來我做了A,就會得到B。」「原來C是沒用的,那麼換成D有沒有用呢?」他們的思考方式可以簡單的用「形成假設à快速驗證à修正假設」來表達,也因此,如果阻礙他們嘗試,要他們前瞻後顧的,其實是在妨礙他們的學習。
那麼要如何與這樣的人共事呢?

在溝通上,「直來直往」是最好的態度。暗示或諷刺只會讓他們察覺你在隱藏資訊,而他們多半會置之不理,或是對於有心機的人感到厭煩。明確的討論「目標」和「下一步」行動,是和他們愉快共事的基礎。

如果您有一個這樣的部屬,安排一些競爭的環境也對他們很有幫助。因為「勝負」是一種最簡明易懂的績效指標,當他們遇見「強者」時,也很容易激起鬥志,修改與調整自己的作法。因此,安排一些外在的刺激(例如請非公司內部的傑出表現者來演講)、安插能力不相上下的同事等等。因為當這群人到達頂峰時,就很難有東西能夠刺激他們的「情緒」,自然也就懶得採取行動了。

如果他們是團隊中的一份子,通常需要一個擅於規劃目標的人作為搭配。他們不會胡亂的讓有「心腦」特質的人挑戰錯誤的方向,因而感到挫敗(畢竟很少有人能夠長期失敗而不挫折的,即使是心腦型的人也一樣),而是指出正確的方向,但讓這群人透過快速的嘗試錯誤,而找出正確的作法或是有價值的資訊。

他們也需要一個能夠協助回顧錯誤的人作為參謀,心腦型人喜歡專注在機會上,喜歡接受新的挑戰,一般來說可以很快的將錯誤拋諸腦後(而這也是他們比一般人能夠忍受失敗的原因,因為根本就沒放在心上)。因此,如果有人能夠關注他們嘗試與工作的歷程,並且分析整理出一個新的「教訓」供他們參考,他們通常可以欣然接受,並且有彈性的調整他們做事的方向,避免重蹈覆轍。

最後,心腦型的人對於「結果固定」「缺乏挑戰」「重複」的工作很容易厭煩,通常會讓他們的優勢難以發揮、能量消磨殆盡,如果您的身旁有這樣的人才,或甚至您自己就是這樣的特質,千萬別讓自己困在淺灘之中,趕快做一些調整,免得浪費了自己的天賦。